首页

艾丝女王42分钟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16:34:50 作者:航展上成流量担当!中国歼-10CE靠什么出圈? 浏览量:69448

  【港澳台专线】“斜杠”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

  中新社福州3月30日电 题:“斜杠”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

  作者 郑江洛

  极具特色的石屋、改造后的露台、原创咖啡馆、24小时无人商铺……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古石村,这里由石头屋改造而成的新晋网红“打卡点”——福人号召文创基地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。

  古石村是台湾“斜杠”青年陈柏菁来到大陆的第三站,陈柏菁来自台北,有着导演、教师、音乐人、乡建乡创导师等多重身份。

  2018年,陈柏菁只身一人来到大陆,追寻他的乡村文创梦想,如今他拥有集合两岸18位乡创人才的福人号召文创团队。过去六年间,他在平潭东庠岛孝北村、宁德福安市潭头镇的南岩村参与乡村振兴改造项目。

2023年1月,陈柏菁参与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古石村改造工作。 (受访者供图)

  在台湾的时候,陈柏菁从事过计算机与多媒体相关工作,“还见证了台湾文创产业的诞生和崛起”。陈柏菁说,在大陆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

  作为一名文创导师,他希望能把他在台湾做文创的经验带来这里,因地制宜,助力福建乡村振兴。

  古石村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,拥有近90座古石屋,建筑面积约1.2万平方米,保存着黄岐、马祖两地相似的石屋特色。

  “我看到这里沿岸渔村的文化保存得很好,希望借由我的专长,能够用原创品牌带动乡村,并促成集体的经济效益。”陈柏菁说。

2024年3月,经过改造后的古石村。 (受访者供图)

  陈柏菁介绍,福人号召文创基地由古石村的原始石厝改造而成,集文创生活、美食娱乐、创客体验、休闲乐园为一体。

  在大陆做一名乡村规划师,在陈柏菁看来,最后“一公里路”尤其重要,要想将游客留下来,既需要保留发展传统建筑,也需要丰富旅游业态。

  如今,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将足迹印在福建的乡野。据统计,已有130多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、45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,为福建的400多个村庄和社区提供旅游规划、设计创意等服务。

  陈柏菁说,他有自己的文创咖啡、奶茶等品牌,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品牌引进乡村。同时,结合古石村的特色石厝,持续完善青年旅社、民宿等业态,打造一个集吃喝玩住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平台。

  陈柏菁不仅将文创带进古石村,打造全业态旅游,还将台湾的香草、百合等农作物带到当地试种,期盼未来能够促进当地农民增收。

  他希望未来能够引导村民种植这些高单价的物品,甚至可以发展种植成一个香草园。“我们不仅用其做成香草茶饮品,还可以美化乡村的环境。”

  随着黄岐至马祖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的复航,陈柏菁希望将古石村打造成台胞来闽的第一站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云南武定:千年彝绣绣出21米长《清明上河图》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在研讨会上表示,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对能源系统平稳转型和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、保障能源安全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。他强调,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及技术路线选择都要以“清洁低碳、安全充裕、经济高效”为前提,在今后一段时期内,传统化石能源将发挥兜底保供和灵活性调节作用,对新能源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

赶快检查!你可能有沉睡的“钱袋子”

俄罗斯总统发言人说,由文官担任国防部长一职,是因为必须实现军队现代化,“谁对创新更开放,谁就能在战场上获胜”。这番话意味着俄罗斯会采取新策略,不仅要加强军事和经济的同步发展,国防部的责任也将变为更高效地协调后勤支援,为前线将士提高战争效率而服务。也就是说,今后的国防部长将担当着双重责任,一是打好军事战,二是打好经济战,最关键的是让俄罗斯职业军官放手一搏,减少官僚体制的束缚,加快推进战争进程。

【津云社】普法闹元宵——天津网络法治相声小剧场

与过往存在收费乱象的产品相比,微短剧对这类用户的收割情况更甚。因为,微短剧刺激情绪的内容创作特征,决定了其内容本身就营造了一个情绪营销陷阱。

“美美与共道中华: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”主题对话会在北京召开

这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社会发展史上最广泛、最深刻、最伟大的变革,其结果是让百万农奴从三大领主的封建统治中翻身得解放,从封建农奴制的剥削压迫中翻身得解放,从政教合一的沉重枷锁中翻身得解放,从神学为圭臬的思想禁锢中翻身得解放,是历史的必然。

联播+|抓好春耕备耕 总书记开出“良”方

为了做到这一点,我们需要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合作。我很高兴认识很多朋友,特别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国宏,他在协助我们将研究成果落地这方面给予很大的帮助。2016年开始,我们陆续推出三种陇黄大豆(三种耐盐耐旱大豆品种,分别命名为陇黄1、陇黄2、陇黄3)。根据统计,目前甘肃农民已种植约83万亩陇黄大豆,截至2022年,估计因陇黄大豆增产而增加的收入达到约6900万元人民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